鱼化石墙
鱼化石墙介绍
本鱼化石墙共展示了22块鱼类化石,其中21块来自美国西北部粉河沉积盆地的怀俄明州始新世绿河组地层,1块来自德国索伦霍芬地区的侏罗纪地层。粉河盆地在始新世时(约5.5~4.85千万年前之间)气候温暖潮湿,生物繁盛,在湖底沉积物中保存并形成了大量完整、精美的鱼类骨骸化石,成为了世界著名的鱼化石采集地。其中以骑士鱼和双棱鲱为主要类型,它们是绿河组生物群中鲱形目、鲱科下的两个属,是已灭绝的硬骨鱼品种。它们也曾广泛分布在南美、北美、西非、地中海沿岸和东亚等地区。
海 洋 世 界
Marine Creatures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地球生物都起源于水中。自35亿年前原始海洋的滨海地带形成蓝菌藻叠层石开始,到6亿年左右的埃道卡拉多细胞生物的出现,再到寒武纪(5.3亿年)生物物种的大发,海洋已成为了各种生物的世界。在往后5亿多年的时间内,洋生物无论是种类的多样性,还是结构、器官与功能的复杂性都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还有不少种属尤其是脊椎类动物不但,海洋中爬出来登上了大陆,而且有的还飞上了天空。
古生代
(6-2.3亿年)是海洋生物发展到鼎盛阶段的时期。古生代与期,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和志留纪,以海生无脊椎动物为主,如叶虫、笔石、珊瑚、头足类、腕足类、棘皮动物等。古生代晚期包括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是陆生生物逐渐兴旺的时代,鱼达到了鼎盛,植物和节肢动物开始登上陆地,两栖动物与爬行动开始成批出现。石炭二叠纪形成了大片以蕨类植物为主的泥炭沼泽造就了地球历史上最大的聚煤期。
中生代
(2.3亿-6500万年)海洋面积减少,海洋生物种类与大陆动物相比显得略微逊色。无脊椎类以头足类(菊石、箭石),腹足和瓣腮类为主,脊椎动物则以鱼类、两栖类为主,如鱼龙、鲨鱼、龙、棘龙、沧龙、蛇颈龙等巨型脊椎动物。
新生代
(6500万年-现代)生物组合与面貌基本现代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