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华自然遗产博物馆

Guanghua Liu Museum of Natural Heritages

刘光华自然遗产博物馆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

 

由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主办的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于5月25日—6月1日举办。今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主题是“弘扬科学家精神 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我馆迎合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系列学术与科普活动包括:“中国新矿物特展”、地学科普进课堂、江西省地学科普研讨会、国际顶级矿物学家作学术讲座等。本次活动旨在展示中国在矿物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提高公众对地球科学的认识和兴趣,促进科学知识的普及。

 
 
 

江西省地学科普研讨会

2024年5月31日,江西省地学科普研讨会在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隆重举行,是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我校重要活动之一。

本次研讨会由江西省地质学会,东华理工大学,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共同主办,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刘光华自然遗产博物馆承办。出席研讨会开幕式的领导有:江西省地质学会理事长侯克常,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唐维新,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赖任群,欧洲科学院院士、意大利科学院院士、帕多瓦大学教授Fabrizio Nestola博士,辰林教育集团董事局主席黄玉林教授,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副校长刘光华博士。会议邀请了全省地质专业院校,地勘单位,矿山企业,世界级地质公园(庐山,龙虎山,三清山,武功山)和省内所有的地质公园、矿山公园、地质文化名村镇、地质博物馆、科普基地等40余家单位及省内众多地学科普爱好者线上线下共同参与。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刘光华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开幕式上江西省地质学会理事长侯克常、辰林教育集团董事局主席、江西应用科技学院董事长黄玉林分别做了致辞与发言,并为江西省地质科学普及委员会落地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揭牌。其后,我校光华宝石与艺术设计学院实验与鉴定中心主任谷湘平教授代表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博物馆向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博物馆赠送了珍稀的中国新矿物标本。

 

 

在开幕式后的科普研讨与学术交流会上,省地质调查勘察院基础地质调查所王道英女士,东华理工大学陈留勤教授,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刘光华自然遗产博物馆丁竹青主任,世界著名数字化企业丹麦Phase One大中华区刘思强总经理分别从地勘单位,科研院校,博物馆科普实践,科普藏品数字化的角度作了学术分享,给大家介绍了先进科普经验,促进了全省地质科普单位之间的交流。本次研讨会为全省地学科普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打下来良好的基础。

研讨会结束后,刘光华副校长陪同嘉宾参观了刘光华自然遗产博物馆矿物宝石厅、古生物化石厅,并亲自讲解。随后代表们还认真参观了专门为本次全国科技活动周与国家自然资源科技活动周举办的“中国新矿物特展”。

 
 
 
 
 
 
 
 
 

中国新矿物展

自5月18日起,刘光华自然遗产博物馆为本次全国科技活动周与国家自然资源科技活动周精心准备了“中国新矿物特展”。本次特展以科普展板+矿物展品的形式,一次性展出了十余枚珍稀的矿物界“新物种”,其中不乏有划时代意义的矿物标本:如有1877年由德国自然学家李希霍芬在江西景德镇高岭村发现的的第一个中国新矿物高岭石(Kaolinite),有1958年第一个由中国地质学家黄蕴慧女士发现的新矿物香花石(Hsianghualite),还有首个由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光华宝石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谷湘平博士发现的新矿物范光钼矿 (Fanguangite)。特别是在新矿物特展上还展出了以出席本次全国科技活动周研讨会的特聘教授谷湘平博士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科学家杨和雄博士名字命名的新矿物标本谷氏钴矿(Guite)和杨和雄石(Yangite)。本次“中国新矿物特展”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中国科学家为矿物科学做出的重大成果,还为矿物爱好者、地学科普工作者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让他们看到了十分珍稀的新矿物珍品和领略到了科学研究的艰辛与伟大。参观本次特展是一次深入了解中国矿物科学发展历程的宝贵机会,也能激发人们探索自然、追求科学的兴趣。

 

 

 
 

世界“钻石先生”到校做学术交流

6月1日上午,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宝石与材料工艺学师生非常荣幸在我校三元大厦306教室聆听了来自欧洲科学院院士、意大利科学院院士帕多瓦大学Fabrizio Nestola教授关于Diamonds: messengers from the deep Earth(地球深部的信使:金刚石)的专题讲座。讲座伊始,Fabrizio Nestola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金刚石的基本特性,包括其独特的化学组成、物理性质以及在地壳中的分布。他强调,金刚石不仅是珠宝行业的重要原料,更是研究地球深部结构和物质循环的宝贵窗口。在讲座的最后环节,师生们纷纷提问,与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互动。教授耐心解答了大家的问题,并就金刚石研究的前沿领域进行了展望。他鼓励同学们积极投身科学研究,探索地球的奥秘。

此次讲座不仅拓宽了师生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对地球科学的兴趣,也为他们提供了与国际知名科学家交流学习的宝贵机会。大家纷纷表示,将珍惜这次难得的经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地球科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讲座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博物馆科普进校园活动

南昌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九龙湖校区

南昌大学附属小学东湖分校

 

科技活动周期间,刘光华自然遗产博物馆应邀在南昌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九龙湖校区、南昌大学附属小学东湖分校开展了一场题为《世界矿物大发现——中国贡献》的公益讲座,为同学们揭开了矿物世界的神秘面纱。讲座弘扬了矿物科学家的专研精神,展示了矿物科研成果对于国家、社会的巨大贡献。此次讲座不仅让同学们了解了矿物世界的奥秘和矿物科学的重要性,还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和兴趣。同学们纷纷表示,将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为祖国的科技进步和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全国科技活动周与国家自然资源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术与科普活动,不仅展示了中国在矿物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提高了公众对地球科学的认识和兴趣。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科学普及、创新发展”的理念,不断推动地球科学事业的发展,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刘光华自然遗产博物馆介绍

刘光华自然遗产博物馆(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博物馆)是以矿物宝石、古生物化石和陨石为主要内容的自然博物馆,馆内现有全职工作人员20余人,其中硕博团队共12人,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人才管理体系。为充分发挥行业人才的集聚效应,我馆加入江西省地质学会,组建江西省地质学会地质科学普及委员会并担任主委单位,依托专业组织,大力加强科普行业的人才培养、合作交流平台建设。目前,我馆专职团队围绕地球科学专业,两年来先后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在科学网、《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人物传记专题等科普平台发表十余篇科普文章。基于高效且优质的成果产出,我馆积极鼓励和引导科技工作者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培养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工作的责任意识,支持科研人员通过撰写科普文章、举办校内外科普讲座、参与科普活动、翻译国外科普作品等多种形式开展科普工作,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讲好自然资源科技创新故事。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

江西省自然教育基地

END

编辑:竹子、明淑君

审核:刘光华、何平

出品:刘光华自然遗产博物馆

 

首页    新闻发布    刘光华自然遗产博物馆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